2023年浙江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(2月4日)
- 時間:
- 2023-02-04 10:25:44
- 作者:
- 陳老師
- 閱讀:
- 來源:
- 浙江省教師資格證




2023上半年浙江教師資格筆試在3月11日,浙江教師資格證考試為各位考生帶來了浙江教師資格證考試模擬題,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浙江教師資格證考試。

A.未能把握教育的契機 B.善于創設學習環境
C.未能提供針對性指導 D.善于改進教學策略
2.班里養的金魚死了,孩子們紛紛圍了過來,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起來:“怎么就死了呢?”“不對呀,它還睜著眼呢!”對此,老師恰當的做法是( )。
A.埋怨孩子們投喂了過多食餌 B.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不予回應
C.讓孩子們回家后問爸爸媽媽 D.引導孩子們討論金魚死亡原因
3.一次活動后,夏老師看到一個孩子鉆到了桌子底下,趴在地上。于是夏老師將他叫起問他地上這么臟,為什么趴地上?他聽后委屈地掉下了眼淚,小聲說:“老師地上有紙屑,我想把它撿干凈。”夏老師點了點頭。該案例表明,師幼關系具有( )。
A.選擇性 B.教育性
C.互動性 D.自覺性
4.在某次美育活動中,李老師要求學生分小組調查一些傳統禮儀的來源與演化,并通過自編情景劇的形式表現出來,此次活動涉及的美育內容是( )。
A.藝術美和科學美 B.社會美和科學美
C.藝術美和社會美 D.社會美和自然美
5.張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,設計了“童話故事大比拼”“故事續寫”等一系列活動,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學習。張老師的做法體現的教師勞動特點是( )。
A.長期性 B.示范性
C.主體性 D.創造性
答案及解析:
1.D【解析】本題考查教學技能。教學策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,為達到一定教學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對系統的行為。題干中超超是為數不多不會跳繩的孩子,梅老師采用了表揚鼓勵的教學策略,而不是批評、強迫超超,這樣能更好促進超超的發展。A、B、C項說法不正確。故本題選D。
2.D【解析】本題考查“育人為本”的兒童觀。兒童是發展中的人,是獨特的人,是學習的主體,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。教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,做到因材施教。題干中的老師應該以金魚死亡為教育契機,讓幼兒發揮想象力各抒己見,獲得更好的發展。A項的做法打擊了幼兒討論的積極性,B項的做法忽略了幼兒的想法,C項的做法未履行教師的職責,屬于推卸責任。故本題選D。
3.C【解析】本題考查師幼關系的特點?,F代的師幼關系中對幼兒的地位空前重視,對幼兒健康成長權利的充分尊重。因此,良好的師幼關系應具備以下基本特征:互主體性、互動性、民主性、分享性、激勵性。優質的師幼關系應該具有互動性,能充分體現交往的相互性和雙向性,教師和幼兒之間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對話和交流。幼兒和教師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自由、真誠地交流,可使交流能達到真正的溝通和相互理解的效果。題干中,夏老師和幼兒的做法體現了良好的師幼關系,夏老師耐心聽取了幼兒的想法并贊同,體現了互動性。A、B、D項不符合題意。故本題選C。
4.C【解析】本題考查美育的內容。美的形態有三種:自然美,藝術美,社會美。自然美即自然界的美;社會美與人類勞動有關;藝術美諸如傳統的繪畫、書法、工藝臉刻等。題干中傳統禮儀屬于社會美,情景劇屬于藝術美。故本題選C。
5.D【解析】本題考查教師勞動的特點。長期性指人才培養的周期比較長,教育的影響具有遲效性。示范性指教師的言行舉止,如人品、才能、治學態度等都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對象。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是由學生的可塑性、向師性等心理特征決定的。主體性指教師自身可以成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響力的榜樣。創造性是由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復雜性所決定的。教師勞動的創造性具體來講,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因材施教;教學方法上的不斷更新;對教材內容的處理和加工;教師需要“教育機智”。題干中,張老師設計了“童話故事大比拼”“故事續寫”等一系列活動,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學習,體現教師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上的創新,同時對于學生學習語文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式,體現教師勞動的創造性。故本題選D。
以上就是2023年浙江教師資格證考試每日一練(2月4日),如果考生想要練習更多的浙江教師資格考試題目,可以點擊浙江教師資格筆試試題查看